大力培育高素质“新农人”


大力培育高素质“新农人”|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(2025.07.21-07.27)_南方+_南方plus

本文收录于专辑


7月21日-27日,梅州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“百千万工程”协同推进,大力促进农业规模化、培育产业化、高素特色化发展。新农人汕尾强调做好“土特产”和“农文旅”文章,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。培育东莞强化科技赋能农业,高素推广新品种新技术,新农人培育农文旅融合项目。大力中山鼓励企业家参与乡村建设,培育发挥侨乡优势动员侨胞助力家乡发展。高素茂名推进龙眼产业绿色化、新农人标准化、大力品牌化,培育通过“招商、科技、市场、文化”四措打造产业集群。肇庆立足资源禀赋发展首位产业,推进现代农业和精深加工,撬动农文旅体融合。潮州实施“城乡品质提升年”行动,创新“共享柴房”模式整治环境,培育特色产业。揭阳聚焦交通节点风貌提升,打造样板镇村,发展特色产业和红色文旅。云浮大力培育高素质“新农人”,盘活闲置土地推进规模化种植,用好集体收入办好民生实事。

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:

推动农业规模化、产业化、特色化发展

7月23日,市委书记马正勇到梅县区调研“百千万工程”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、避险搬迁等工作,强调要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、避险搬迁与“百千万工程”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工作一体谋划、一体推进,更好统筹县镇村生产、生活、生态布局。要坚持集中连片,把“小块田”变“大块田”“小块地”变“大块地”,尊重经济发展规律,按照“市场化经营、企业化管理”的理念,以“四上”企业为标准来推动农业规模化、产业化、特色化发展。要聚焦修旧如旧推进松口古镇保护利用,突出产业发展抓好丙雁松示范带建设,围绕人居环境扎实做好“三线整治”、风貌提升和美丽圩镇建设。

汕尾市委书记逯峰:

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

7月23日,汕尾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,研究精神文明建设、“百千万工程”等事项,市委书记逯峰主持会议并讲话。会议强调,要持续发力提升县镇村风貌,加快推动由内到外、全域美丽。要持续发力抓好镇域产业发展,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“农文旅”等文章,加快推动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打造镇域发展“强引擎”。要持续发力推进深化改革,聚焦“人进城”“钱进县”“盘活土地”,推动“百千万工程”集成式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。

扎实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“强雁计划”

7月24日,市委书记逯峰到陆丰市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会议,强调要扎实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“强雁计划”,建立健全履职评价体系,拓宽储备渠道,加强关爱激励,打造一支能力素质过硬的“头雁方阵”,以“关键少数”带动“绝大多数”。要聚合力、促发展,围绕推动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实现三年初见成效,强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,做大做强海洋主导产业,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,持续拓宽“美丽环境”向“美丽经济”转换路径,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。

东莞市委书记韦皓:

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

7月22日,东莞市委书记韦皓前往厚街镇、南城街道调研粮食生产、现代种业及特色农业发展情况,强调要高质量抓好耕地保护治理、粮食稳产增产等工作。要强化科技赋能,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运用,高效推进田间管理,科学合理开展轮作休耕,提高土地利用率。要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,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,建设集观光、科普、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项目。要统筹推进科技农业、绿色农业、质量农业、品牌农业,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。要紧密结合东莞资源禀赋,强化科学试种、合作种植,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。要聚焦市场需求,深挖消费潜力,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做强精深加工,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。

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:

引导企业家参与乡村产业发展

7月22日,中山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,研究做好“百千万工程”、城市高质量发展、经济运行等工作。市委书记郭文海主持会议。会议强调,要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,坚持深耕海洋、江海联动,走出一条具有中山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。要鼓励引导广大企业家参与乡村产业发展、人居环境整治、农房风貌改造、绿化美化提升等,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走深走实。要以做好“侨文章”为突破口,充分发挥侨乡优势,更加广泛发动港澳台同胞、海外侨胞建设家乡、发展家乡,协同开展侨房保护活化。

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:

推动龙眼产业绿色化

7月22日上午,茂名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庄悦群主持召开会议,扎实推动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研究。会议强调,要推动龙眼产业绿色化;依托 “信” 字号品控溯源体系健全种植、加工等标准实现标准化;擦亮 “储良龙眼” 招牌提升高端与国际市场溢价力,推进品牌化。产业端打好 “招商牌”,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园和加工销售集散基地,引育龙头与链主企业,壮大种植大户、家庭农场及合作社,打造产业集群。加工端打好 “科技牌”,支持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,联合科研力量论证道地性,以医药、保健为方向发展精深加工,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。销售端打好 “市场牌”,深化商超、批发市场产销对接,扩大 “十万电商卖龙眼” 成效,拓展出口市场推动茂名龙眼走向全球。消费端打造 “文化牌”,深挖历史文化资源,以微短剧讲好共生故事,打造沉浸式场景增强文化认同,实现产加销贯通、贸工农一体、农文旅融合发展。

融合景点重塑“山、水、人、文、产”价值

7月23日下午,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主持召开会议,按照茂名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部署,高质量推进环浮山岭产业带规划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。会议指出,环浮山岭产业带以千年古荔、生态与文化为特色,是茂名山、文、城脉源头。要将其作为落实嘱托、推进 “百千万工程” 的抓手,坚持生态优先、高水平规划。要突出规划引领,衔接 “十五五” 及镇村规划,明确功能定位与路径。立足 “荔枝文化”“潘茂名文化”IP,借交通优化打造城乡融合先行地;深化生态治理建城市生态公园;串连镇村节点创“百千万工程”引领区。要深挖资源,保护文化地标与生态资源,融合景点重塑“山、水、人、文、产”价值。按“为民实用、统筹分步”原则,精细化设计节点,以点带面建 “绿美生态走廊”。

肇庆市委书记张爱军:

大力发展现代农业

7月20日至21日,肇庆市委书记张爱军到广宁县调研。他表示,广宁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,要突出资源禀赋发展首位产业,因地制宜推进一批“小而精”、效益好的招商项目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瞄准品牌打造、精深加工做优“土特产”文章,同时抓好新城开发建设,依托农房风貌改造提升,撬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,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、新动能,更好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
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:

创新推行“共享柴房”模式

近日,潮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,同时套开市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会议。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主持会议并讲话。会议强调,要连片成带提升城乡风貌。持续开展“三个三”攻坚行动,创新推行“共享柴房”模式,集中整治清理乱堆乱放、乱搭乱建等乱象,打造特色景观小品,营造独特视觉焦点,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美丽圩镇、和美乡村。要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。发力会展经济,促进“文旅+商贸”双轮驱动,推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、产业化发展,激发镇村新活力。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。

揭阳市委书记曾风保:

提升村委会服务群众功能

7月22日上午,揭阳市委书记曾风保到揭西县调研,强调要打造一批点上出新出彩、面上“有颜有质”的样板镇、样板村,以点带面推动镇村建设实现全面提质、整体跃升。要全力推动高速公路出入口及重要节点风貌美化提升工作。要因地制宜发展强镇富民兴村产业,做大做强电线电缆产业园,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等资源,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。要不断提升党群服务中心、村委会服务群众功能,切实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要高质量做好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准备工作,选优配强“两委”班子,确保换出新的战斗力。

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:

大力培育高素质“新农人”

7月25日下午,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率队到郁南县督导检查“百千万工程”工作开展情况,强调要立足优势资源,大力培育高素质“新农人”,结合盘活撂荒地等闲置土地资源,推行规模化种植,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效益;要聚焦办好民生实事,用好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,切实把资金用在“刀刃”上;要发挥好互助工作队作用,带动村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、乡村产业发展等工作,实现增收致富,建设和美乡村;要聚焦打好打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,构建长效管护机制,确保全面完成省定任务。

整理: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雪

剪辑:南方农村报记者 方壮玮

本文地址:http://cn.xmonline.mobi/html/5c7599919.html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,必填项目已做标记*